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枪)总量达到1734.8万个、换电站4946座,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类型最全的充电服务网络。”在9月27日至29日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在致辞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成就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布局和建设。
自2015年起,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和产业链的协同努力下,中国充换电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大变强”的蜕变,充换电产业从政策破冰到市场爆发,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引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从不足10万个增至超1600万个,换电站从零星试点扩展到超4900座,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补能网络,不仅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600万辆的产业奇迹,也构建起“车—桩—网”协同发展的生态雏形。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石,充换电设施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消除了不少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更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培育期进入规模化发展期的关键力量,为全球交通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十年发展历程时,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执行秘书长邹朋表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已建立起完善的政策体系和较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鼓励充换电产业链企业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十五五”期间,联盟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充电服务品质提升、深耕车网互动模式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据悉,今年大会新增“充换电产业十周年发展成果回顾”,采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相结合方式,打造沉浸式展览体验,全景呈现充换电行业十年发展脉络、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大会还发布了“中国充电联盟开放服务平台”,以“开放共享、数智驱动、生态共赢”为核心理念,旨在进一步提升联盟会员服务水平,推动充换电行业各类生产要素高效流通。